四川認真按照中央關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統一部署,注重把握“四突出”,引導全省109所高等學校黨組織緊貼實際、突出高校特色,多管齊下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學習教育在高校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一、突出領導帶頭,強化組織保障。把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強化責任擔當,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一是領導帶頭示范。全省高校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及各級黨組織書記深入基層一線講黨課、搞調研,帶頭落實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四川大學黨員校領導和各級黨組織書記每人聯系一個支部,帶頭到支部講黨課2000余場次。二是明確任務要求。高校黨委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構,指導基層黨支部制定實施計劃,使每個支部、每名黨員都動起來、學起來。三是筑牢工作基礎。全省高校以“三分類三升級”為抓手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重點對班子配備不齊、組織生活開展不好的軟弱渙散黨支部和黨員組織關系開展大排查,確保將每名黨員都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之中。西華大學對在冊黨員和2007年以來的畢業生黨員共計3.7萬余人的黨組織關系進行排查。四是從嚴督導檢查。省委教育工委組織6個專門小組對全省28所省屬本科高校開展督導,累計抽查76個黨支部,個別談話210人次,查閱資料600余盒。高校強化自我督導,層層傳導壓力。西南交通大學采取基礎督查、專項督查、專職督查“三查”方式,確保學習教育要求在基層落實落地。
二、突出支部主體,確保取得實效。始終強化黨支部這個主體,推動學習教育嚴在經常、融入日常。一是嚴格黨員日常教育。精心研制《組織生活安排意見》《學習教育進度安排表》《學習教育督查日常安排表》,把支部開展學習教育的目標任務清單化,定期檢查組織生活開展情況,結果納入年度支部考核指標。二是創新黨員教育方式。依托紅色文化、抗震文化、民族團結文化等本土資源,組織師生開展緬懷革命先烈、跟黨走感黨恩等群眾性教育活動,有效引導師生向黨組織靠攏。成都中醫藥大學注重自學與集中學習、專題學習和專題討論、先進典型教育與警示教育、關鍵人和全覆蓋、從嚴要求和創新學習相結合。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借助學校三大平臺校訊通SPOC平臺、微信平臺和QQ平臺,打造學習教育第二課堂。三是樹立黨員示范標桿。深入開展共產黨員示范行動,以師生滿意不滿意為評判標準,創建示范崗位1.9萬個、示范團隊2300個、示范單位1000個。開展“七一”9大紀念活動,表彰“兩優一先”先進典型4500余個,在師生中開展比學趕超活動,擴大黨支部輻射力,增強黨員帶動力。
三、突出問題導向,從嚴抓好整改。堅持帶著問題學,立足三項整改“回頭看”,以解決問題的成果來檢驗學習教育的成效。一是深入查擺問題。高校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學院、系部、班級一線幫基層找問題,廣泛開展“爭做合格黨員”大討論,采取黨支部學習分享會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對標“四講四有”主動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二是扎實抓好整改。建立問題、責任、整改“三項清單”,層層簽訂責任書,確保整改取得實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針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采取過硬措施,進行全面整改。成都文理學院梳理出教師黨員、學生黨員、黨員領導人員和黨組織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培訓,整改提升,目前已分類對黨務干部、輔導員、學生黨員骨干共400余人開展32學時以上專題培訓。三是建立長效機制。堅持把黨章黨規的嚴格要求和系列講話精神貫徹到各項制度“廢、改、立”工作之中,建立健全高校黨的建設、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后勤及對外合作等制度。
四、突出學做結合,推進高校發展。堅持把“兩學一做”和高校改革創新、“雙一流”建設、教育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有效貫通,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以黨建新成果助推高校事業新發展。一是推進“十三五”規劃編制。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進一步統一認識,為學??茖W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奠定基礎。二是推進“雙一流”建設。注重把學習教育與國家、省“雙一流”戰略結合起來,激勵廣大師生員工積極投身“雙一流”建設。全省進入QS世界大學400強學科、ESI排名世界前1%學科數均有提升。在川6所部(委)屬高校與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根據《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施意見》,修訂大學章程,完善《黨委全委會議事規則》《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不斷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全省省屬本科高校全部頒布新章程,承擔省級綜合改革項目近100項。四是推進精準脫貧。75所公辦高校選派121名駐村干部全面參與全省“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對口幫扶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四川民族學院17個教工黨支部組織精干力量多次深入康定呷巴鄉、三合鄉扶貧聯系點,開展旅游從業人員培訓、高原特色農產品技術指導等幫扶項目10余個。五是推進地方改革發展。強化校地合作,高校積極與各市州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注重把學校學科優勢與當地發展需求相結合,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西華大學先后與巴中、瀘州、宜賓等市(州)開展產學研合作。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志愿服務基地,每年組織4000余人次黨員師生,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義診、關愛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