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三會一課”吸引力和影響力,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白廟村黨支部根據農村黨員群體特點和實際需求,以“四道加法”創新“三會一課”模式,使“三會一課”“接地氣”。
推行“課程+”模式,創新組織形式。突出黨味,除完成“三會一課”規定課程外,圍繞黨章黨規、系列講話、黨的優良傳統等內容設置傳統課程,編成順口溜、故事會、PPT,由聽課對象自主“點菜”;根據黨員需求適時開設關愛留守兒童、幫扶空巢老人、資助貧困大學生等動態課程;將每月1號作為黨員活動日,不斷探索開展體驗式、開放式組織生活。近年來,為黨員過“政治生日”30次,上“微黨課”10次、聽“微講堂”200人次,結對幫扶留守老人、兒童150名,為95名70歲老人送祝福送蛋糕,獎勵大中專學生20名。
推行“黨員+”模式,拓寬參與對象。以黨員為參與主體,適時將群眾納入參與對象,促進黨群互動。在開展黨日活動時,有意識地邀請優秀青年、入黨申請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參加;在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表決或集中學習時,適當邀請入黨積極分子列席;在召開組織生活會時,邀請群眾代表旁聽。近年來,各類群眾參加支部黨員大會、黨日活動、講黨課、組織生活會等170余人次。
推行“黨課+”模式,擴展授課內容。堅持問題導向,豐富學習內容,推行“黨課+法治、道德、產業、衛生、農技、安全等”的“黨課+N”授課模式,加強對黨員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的解疑釋惑,確保黨員聽得進、聽得懂、有效果。近年來,舉辦法治、產業、農技等培訓班50余次,免費培訓2000余人次,培訓技能工110人次,邀請市縣開展“文藝大篷車下鄉惠民生”活動3次;“回引”成功人士回村創業16名,幫助務工就業166人,組建產業黨小組5個,培育規模養殖大戶30戶。
推行“陣地+”模式,延伸活動平臺。搭建以村級活動陣地為主體,教育實訓基地為補充,流動課堂、手機黨課為支撐的教育平臺,把黨性教育從會議講堂上、白紙黑字上,搬到田野間、手掌上,耳濡目染地將黨性教育深入人心。今年以來,組織黨員參觀曠繼勛烈士紀念館、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83人次。組織“三會一課”進農戶庭院9場次;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微信群1個,引導農村黨員、年輕黨員、流動黨員入群交流學習;建立流動黨員手機號碼庫,推送學習內容5期和家鄉近況6期。
近年來,該村黨支部堅持把黨員參加“三會一課”情況納入黨員先鋒指數管理、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通過“四道加法”推動“三會一課”制度落地生根,切實增加了黨員參與度和“三會一課”新鮮感,使黨支部更加有凝聚力,黨員隊伍更加有活力,各項發展更加有效力。全村修建水泥路6公里,完成現代農業發展項目300畝,新村聚居點和文體中心投入使用。流轉土地500畝,發展跑山雞、野鴨、稻田養魚、肉牛、核桃、有機稻等產業10個,按“721”分紅,每年村級集體創收10萬余元、村民增收500余元。該村先后獲得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環境優美示范村、遂寧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遂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遂寧市委組織部 何長勁)